2025年8月18日上午,由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TU/e)联合举办的第十届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国际高水平博士生暑期学校开幕式于玉泉校区邵科馆117室成功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孙伟伟,浙江省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中心主任项宇琳,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长胡彪,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系系主任代彦军,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能源技术系系主任Björn Laumert,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David Smeulders,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敏,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叶松,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田敏捷,能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浩,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郑成航,以及来自国内外高校的师生代表共70余人出席开幕式。会议由能源工程学院俞自涛教授主持。
高翔院士回顾暑期学校十年历程,从博士生夏令营项目出发,延伸至双方师生多维度合作,表达了对中欧可持续能源领域工程拔尖人才培养的殷切期许。孙伟伟副主席表示,浙江省高度科重视国际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将持续为科技工作者搭平台、建舞台。David Smeulders教授回顾了暑期学校的创办历程与中欧合作实践,充分肯定了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十年来的丰硕成果。代彦军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暑校发展历史,并鼓励新学员把握机遇,积极交流。李敏书记表示,海宁校区将以"东西交融"为特色,为师生提供学术研讨与产业实践相结合的丰富体验。叶松部长介绍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期待师生在跨文化合作中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全球胜任力,共同推动全球学术进步。田敏捷副处长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建强全球开放发展体系,持续打造前沿国际化平台,支持青年学者在能源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陈浩书记感谢各单位对暑期学校的支持,总结了能源工程学院近年来在科研平台建设、国际合作与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倡议深入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副校长Stefan Östlund教授,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严建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以及部分往届师生通过视频致辞。
今年暑期学校以“能源、工业及人工智能:可负担能源与技术转型”为题,Björn Laumert教授以及代彦军教授分别做主题报告,为在场师生带来了前沿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思路。
浙江大学作为“中欧工程教育联盟”的创始成员单位,于2015年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联合发起该项目,并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等联盟高校共同举办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国际高水平博士生暑期学校。迄今,暑期学校已连续成功举办九届,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的近500位优秀博士生参加。本届暑期学校由浙江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并受到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国际教育学院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