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下午,浙江大学玉泉论坛第二期暨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迎新团拜会在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顺利举行。本期论坛以“AI for Engineering”为主题,旨在为浙江大学工信学部的交叉创新提供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工程技术的融合。本次论坛吸引了灵隐街道、玉泉校区管委会、信息学部、先进技术研究院及玉泉校区8家学院等众多单位的70余位嘉宾与教师参会。
论坛轮值主席、能源工程学院院长罗坤致辞中对出席活动的专家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在产业转型与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学院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 “AI 赋能”“数实融合”“绿色低碳” 等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通过加强协同培养,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他希望各兄弟单位能借助此次论坛与创新谷携手,为强化学科交叉和校区协同发展贡献智慧。
玉泉校区管委会主任顾玉林在致辞中强调,各院系单位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不断强化学科会聚,深化产学研融合,通过创新有组织科研模式,积极谋划和承接国家战略需求,提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助力打造科教文创高地。
报告交流会环节由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王凯主持。玉泉校区8家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及企业的专家代表依次作专题报告,分享各自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见解: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廖依伊讲述了如何改进数据集构建、算法改进等手段解决视觉感知技术发展中获取慢、交互差、开销大等问题。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郭敏介绍了利用 AI 应对先进荧光显微成像中的综合挑战及实例应用的情况。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许超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 AI 在贡献科技人才力量、服务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朱霖潮探讨了面向工程领域的人工智能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技术思路。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的刘清君讲解了便携式与穿戴式生化传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源工程学院的林小杰说明了基于供热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如何提供智慧能源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电气工程学院的黄刚聚焦多个关键技术方向,阐述了 AI 对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的创新驱动作用。航空航天学院的陆哲明介绍了浙江航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视觉 AI 赋能工业生产与检测方面的实践。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张思齐讲述了智能感知与集群控制团队利用 AI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其向智能高效化发展的技术创新。浙江爱贝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之咏结合产业实践,剖析了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战略下人工智能的广阔前景与巨大潜力。
浙江大学信息学部副主任李尔平,杭州市人才集团投资经理周子力,杭创(人工智能)营项目负责人郎涛,浙江爱贝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之咏受邀担任点评专家。他们倡导各院系单位拥抱人工智能,通过搭建智能教学平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而探索工程教育新范式。此外,专家们鼓励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资源高效流通与共享,以期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能。与会嘉宾围绕 AI 赋能教育畅所欲言,为玉泉校区与创新谷的双向联动与相互赋能提供了新思路,为产学研交叉融合的双创生态注入了强大动力。
论坛最后,举行了玉泉管委会轮值第三期论坛的接力仪式。随后的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迎新团拜会中,通过总结、颁奖、冷餐与抽奖等环节,与会人员在欢快的氛围中凝聚力量,共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