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国能浙江公司双碳联合研发中心2024年度第四季度主题报告会于2024年12月20日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邵科馆召开,国家能源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许琦,副总经理王海,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严建华,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骆仲泱,能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浩,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朱林利出席会议。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国家能源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相关专家教授等50余人参会。
严建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校企联合是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协同创新、寻求突破、积极应对发展机遇和挑战的新变化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产品研发、平台共建等方面深入合作,建立畅通合作机制,共同为能源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海副总经理在致辞中表示,企业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一直致力于煤电机组调峰与改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积极响应国家能源结构优化与“双碳”战略目标。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转型挑战,企业深知煤电机组的调峰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因此要持续加大对现有煤电机组的智能化改造力度,提升其运行效率和灵活性。
陈浩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发展的科技环境和“双碳”战略目标带来的新要求,校企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共进,共同探索行业发展的新路径,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技术创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议主题报告环节由吴学成教授主持,国能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崇如提出了关于智慧供热、多元储能、智能决策、先进测量技术与掺氢燃烧的研究需求。国能浙江宁海发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洪兵分享了在生物质掺烧、绿醇制备及储能电站安全防控方面的合作愿景。国能浙江舟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杨丰年提出火电灵活性、先进测量技术与高温固体储热方面的研究需求,希望通过合作解决灵活调节问题,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国能浙江余姚燃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朱云提出,燃机掺醇燃烧、掺氢(氨)技术及燃气电站智能诊断等方面亟需校企合作,以增强燃机灵活性和燃烧效率。国能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表示,光功率预测技术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希望与浙江大学合作提升预测精度。国能综合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阳提出粉煤灰高值化资源化利用的研究需求,期待通过合作实现工业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
这些议题集中展示了各电厂在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实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也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合作机会。校企合作是实现技术突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双方将以本次交流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尽快推动高水平科技项目落地,联合攻克技术难题,为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更多贡献。